本篇文章3285字,读完约8分钟
2010年,分享书籍的第一代企业家开始取得长足进步,但没人料到他们会在受欢迎后措手不及。
首先,把爱送到乌托邦,摇摆书架,最终输给公益事业
2010年,随着“让爱在爱书人手中漂流”的口号,摆书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此,因“何才头”的宣传而逐渐为人所知。就模式而言,钟摆书架的运作方式是会员自愿捐书和互相借书,图书快递费由出借人自愿支付。也就是说,用户捐赠的书越多,他们得到的积分就越多,借的书也就越多,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然而,问题在于这种模式。慢慢地,这种模式开始恶化,不断的借款请求更像是折磨。借款人花费时间和金钱来满足他们不认识的陌生人,这对身心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一旦有人违反规则并阻止它,书就越来越少,流通率也越来越低。最后,他们将陷入无响应的单边借款请求。最后,摇晃书架是不可持续的,两年后完全消失了。那么,摇书架的失败在哪里?
首先,分享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摆式书架只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不需要承担用户借阅时的费用。与此同时,这种单向共享容易导致链条断裂。一旦断链发生,双方都会有不愉快的经历,尤其是当书籍数量很少时,这种断链会冲击整个平台。没有控制手段的平台,比如摇书架,很容易就能摧毁蚁巢中一千英里的堤坝。
其次,它过于依赖用户自律。根据摇书架的说法,喜欢读书的人一般都属于高质量的人,他们热爱书籍,珍惜书籍,书籍的损坏率不会像业内人士判断的那么高。然而,情况并非如此。根据数据,湖南图书馆每月损坏100本书,每年损失500多本书。同时,当用户越来越多,平台需要更新,有更多的书,但最关键的问题,摆书架,还没有解决。公益性摆书架仅靠自愿捐赠图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借阅需求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遭遇瓶颈后,绿色番茄的转化仍然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绿色番茄成立于2010年8月。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在线实体图书图书馆,免费是这个图书馆最大的特色。在登记和支付不同金额的存款后,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量”借书,借书数量从2到10本不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押金,绿西红柿不收任何费用,借书和还书的快递费由绿西红柿承担。凭借如此诱人的服务,绿番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将业务范围扩展至中国27个城市,拥有约100万会员。
同时,为了保持免费借阅的原则,绿番茄还通过“一馆一企”项目为各企业提供了选书、配书、荐书等一系列外包活动。在短时间内,绿番茄已经建立了中石化馆、富士通中国馆、太平洋(601099,股票咨询)保险馆、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票咨询)馆。
然而,这个问题来得突然而且棘手。随着会员数量的迅速增加,图书周转效率低的问题凸显出来,而物流成本高使得绿色番茄在其发展中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因此,2013年,绿番茄毅然选择了转型。绿番茄放弃了原来的在线实体图书馆模式,选择了离线实体图书馆模式,启动了图书馆内咖啡图书馆计划,并与咖啡馆和空其他城市合作,为咖啡馆提供可以定期免费更换的优质图书,并建立了小型城市图书馆。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绿色西红柿的最终转化失败了。app上的最后一次活动是在2017年1月7日。从成功到瓶颈再到转型,绿色番茄实际上面临着分享书籍的两大难点。
第一,短命运行模式。起初,绿色西红柿实际上更像是做公益事业。网上借书和还书,网下快速收集,借书和还书不收快递费,只收可退押金。后来,绿番茄开始利用广告赚钱,并通过在书中放置广告书签获得一定的利润。然而,这些收入几乎是9牛一美分,用于不断上涨的巨额快递费用和图书续借费用。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忠实用户正在粉碎它,而绿色番茄从一开始就在模式选择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其次,利润模式总是单一的。在意识到难以承受高昂的成本后,绿番茄迅速寻找利润模式。广告是它的第一次尝试,但很明显,毛毛的雨无法挽救它的衰落。转型后,绿番茄选择与线下商店合作,宜家和星巴克都与他们合作建立店内咖啡馆。将图书馆搬到一个离线的指定地点可以说完全避免了快递成本,但是诸如实体图书馆的运营成本等问题导致绿色番茄不可持续并最终倒塌。从流程前后两个阶段来看,绿番茄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稳定合理的盈利模式,也没有持续的资金支持,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随着第二次崛起,共享图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共享经济的日益普及,共享图书正逐渐回归公众的视野。图书巢诞生于2015年,借款人出现于2016年,许多创业平台出现于2017年。作为进入这一领域的第二批潮人,他们对分享书籍有什么想法?
首先,一步一步地摆动书架,而书巢将打破公益共享书籍
作为一个社会图书馆,2015年建立的书屋更像是一个图书共享社区,没有租金,没有押金,没有快递费,也没有借阅期。用户可以免费借书,也可以把自己的书捐赠到书库里。与摆放书架相比,“书巢”实际上是在试图打破空空间的限制,试图让图书爱好者更多地交流,并鼓励人们以图书为载体进行线下图书交换。在书库里,不仅有简单的流通书籍,还有像微信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功能。由Book Nest发起的“互联网+图书社会化”模式使其一上线就获得了大量用户。
然而,情况似乎并不乐观。舒超目前的官网趋势仍然停留在2017年3月,借书还书的趋势已经全部消失。尽管书巢试图摆脱书架的阴影,但它仍然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图书社会化是一种很好的运作模式,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图书找到朋友。然而,书库仅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不足以检验用户。鼓励陌生人在网下见面和交换书籍,安全问题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没有财政支持,公益之路走不了多远,这一点可以通过摆书架来深刻理解,所以我们必须盈利才能生存。
其次,向“绿色番茄”学习的“借款人”的前景并不明朗
2016年,推出了“贷款人”平台。用户在平台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后,平台会根据图书的价格收取一次性服务费和押金。押金一般是图书的价格,服务费包括快递费用。归还图书时,借款人只需支付合理的损耗,并通过快递将图书送到指定的地址。
借款人已经完全吸收了绿色西红柿的失败经验,并将快递费用转嫁给了用户。此外,用户在还书时必须自愿支付磨损费,这是一种新的收入来源。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种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交易方式,用户和平台都感到放心。
然而,借款人最大的痛点在于早期借书的高成本。与当当网和亚马逊网上书店相比,买书比借书更划算。此外,借款人承诺不插入广告,因此他们的收入来源只是磨损费和服务费。随着图书数量的增加,运营和维护成本也将上升。届时,要么增加服务费,要么发展其他盈利渠道。然而,目前,利润渠道的发展更加困难。毕竟,分享书籍还处于探索阶段。
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分享,分享很快就变成了一个错误的命题。
在这两次分享书籍的创业浪潮中,摆放书架、绿色西红柿和书巢的失败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借款人及时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但前景仍不明朗。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涌入图书共享领域,但他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部挑战,无形的图书共享正在成为一个虚假的命题。
首先,共享图书正面临来自公共图书馆的挑战。随着社会福利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公共图书馆开始走向“互联网+物联网”的道路。据了解,杭州图书馆于2016年11月推出微信“越借阅”服务,用户只需在线订购图书即可通过快递方式回家,快递费用相当低,最高只需3元。如果共享图书的企业家不开发更多的服务亮点,他们无疑会被服务好的公共图书馆打败。
第二,电子书的强大攻击。根据当当网2016年电子书阅读指数,电子书用户数量激增,2016年用户总数同比增长55%,超过4000人。与此同时,电子书仍然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们与智能手机相连。此外,它们是快速移动的消费品,它们的便利性无法被纸质书籍所取代。
目前,分享书籍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要想成功,不可能仅仅依靠对书籍的热爱,也不是一切都可以分享。当然,我们不能以成败来评判英雄。也许分享书籍的企业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失败不一定是坏事。前人的经验大大降低了年轻一代的试错成本。2017年,分享图书领域出现了图书++和Mob Books等创业平台,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图书也来借共享炒一把 共享快成伪命题?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