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62字,读完约6分钟
本文是荣360专栏作家《王述典才》的原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荣360的官方立场。请联系作者以获得授权。
“红菱创业投资已经做了8年多了。投资者通过我们的平台已经赚了60多亿元。然而,红菱创业投资本身就有8亿元的坏账成本和运营成本,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依靠8年。收入很难支付。”
今天早上7点56分,红菱创业投资周世平在红菱创业投资论坛上说:“网上贷款不是我们擅长的,也不是我们乐观的。这件事最终还是要由老周来解决的,只是时间问题。”坦率地说,我们将在三年内完成清算,并在2020年底告别p2p行业。
这个消息,在今天早上9点左右,很快就引爆了王叔叔的朋友圈。
“基本上,在15年的后半期,我开始为此事做准备”。这是周世平对《新京报》记者的心理计算。红菱创业投资清算后,周世平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金融控股集团。即未来红菱控股将收购红菱风险投资,红菱控股将整体上市,集中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期货、保险、金融租赁、保理、供应链金融、汽车金融、并购等。,并间接持有各种资产交换。
红菱风险投资是p2p行业的先锋。这是中国第二个在线p2p平台,也是第一个承诺覆盖它的平台。红菱风险投资的退出让老p2p投资人王叔叔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
为红菱感到愤怒
2009年的一个晚上,派牌贷款的创始人顾会见了几位兼职合伙人。
自2007年6月排牌贷款成立至今已有三年多。
三年后,互联网开创了一项事业,一些人变成了独角兽。但是更多的人仍在受苦。
当时,显然是后者。交易没有任何进展,但团队已经被分成了几个创始合伙人。
顾是孤独的,唯一的全职商业观察家。
想到悲伤就充满委屈。
顾邵峰拿起一瓶脾酒,在办公桌前一饮而尽。
还是在2009年,有一个叫周世平的老股东拍了拍贷款论坛的大V。
我不能忍受高逾期坏账率和“无赖”作风,我不想为逾期贷款承担任何风险。
愤怒之下,起身做了红菱创投。
承诺,红菱创投未来将有坏账。
周世平的出现改变了p2p在中国的发展轨迹。草根创新,永不畏惧。
红菱出现几年后,红菱发明了p2p行业的保本和保息,发明了用户担保,发明了以抵押贷款的方式收款然后借钱的平台...
从2009年到2012年,回首过去,可以说是中国p2p的红岭时期。
派牌贷款并不保护资本和利息的一端。另一方面,红菱创业投资有数百个平台可以追随,这些平台都宣传资本保全和利益保护。这些追随者大多是私人高利贷,或者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的销售人员。
当然,很少有特殊情况。有一个北京大学的毕业团队叫做人人贷款,这是一个在基层环境中罕见的精英。它也相当狡猾:由于害怕在崩溃时直接在底部大喊大叫,它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并发明了一个叫做风险准备金的规则。你能拿多少取决于风险准备金。
当然,像银行一样大摇大摆地展示刚刚交换的模型是有代价的。
2011年前后,红岭有几千万的坏账,他们再也无法承受...
该怎么办?一些投资者主动以债转股的形式消化坏账。这也为红菱风险投资的许多小股东铺平了道路。
2012年:红菱创投首次对p2p不乐观
去兜兜风。红菱风险投资发展到2012年底。
周世平计算了他过去几年的努力,发现p2p根本没有赚钱。
然而,在这个时代,他看到了其他赚钱的方式:在做p2p的过程中,他无意入股一家服装电子商务公司,他的股权投资赚了数千万。
在这种背景下,老周讲了出来:
P2p没有盈利,红菱风险投资对p2p并不乐观。未来转型为投资公司。
就在老大哥要放弃p2p的时候。
互联网金融之风始于2013年。
各行各业的金融精英突然进入p2p行业。
整个p2p行业突然成为最热门的明星行业。
大哥动摇了。
红菱引进张宇等传统金融人才,选择信托业务,从小企业向大企业转型。继续做p2p。
以1亿元的价格开始了新的红岭。
2017年:红菱创投第二次对p2p不乐观
打开了大关口的红岭,从此不再腾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红菱创投可以说是每一次出现在大众媒体面前,都会伴随着巨额逾期坏账的消息。
在投资者一次又一次的恐惧中,老周一次又一次地站在媒体面前宣布:我们拿钱了。
然后暴风雨平息了,围观者散去了。
到2005年底,周世平开始退休。当时,据估计,只有大额投标本身是集中的。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2015年底,电子租赁如雷贯耳,全国开始关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随后是p2p行业的整顿年:大额竞价被正式禁止。
红菱风险投资的周世平第二次不乐观了,他补充道:我们不擅长p2p。
第一次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行业,但这次我动摇了我的观点。虽然我骨子里还是不喜欢,但我们还是“不擅长”。
从草根到传统金融人士,但这是互联网的新金融精英时代
红菱多年来的发展可以概括如下:
从草根企业家到传统的金融精英团队,这个传统的金融精英最终选择了传统金融,并最终希望通过上市实现救赎和成功。
然而,在p2p行业,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另一个场景:
事实上,正是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新金融精英们真正四处奔走,生活得很好,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近年来,p2p产业得到了快速更新和发展。
草根,曾经是主流实践者,早已消失。
传统的金融家闯进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在修修补补。
真正迅速确立自己地位的是拥有互联网背景的新金融精英。
p2p在中国的发展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
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成功地在基层创业。
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了解资源运作和企业管理的传统精英已经崛起。
现在,世界属于有互联网背景的精英,即腾讯、阿里、京东和小米。
时代在变。时代变得越来越残酷。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先驱的踟躇:周世平的两次不看好P2P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8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