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网财经11月13日电(记者郭)住房是人民最重要的财产和民生保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出现质量问题时,由于补偿机制不完善,用户总是处于弱势地位。

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出现了一种新模式,即引入保险公司和固有缺陷保险(idi),技术检验服务(t is)介入,为建筑工程质量增加一层“防火墙”。

据了解,idi保险是一项始于法国的强制保险制度,后来逐渐被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引入。目前,IDI保险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并已在沪深两市试行。

所谓的idi由建设单位投保。根据保险合同,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保险公司应对保险期内建设项目的潜在缺陷造成的被保险建筑物的物质损失履行赔偿责任保险。由建设单位投保并支付,当保修范围内的材料损失是由建筑物的潜在缺陷造成时,保险公司为建设单位和建筑物的业主提供赔偿担保。

建筑工程质量管控新模式:引入保险 未来五年保费将达400亿

为了与原有的施工质量监督模式相比较,保险公司将聘请独立的第三方tis对投保idi保险的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阶段进行全过程的质量风险检查,客观评估项目的质量风险,发现质量缺陷并向建设单位和保险公司报告,跟踪建设单位的整改情况。 将工程质量风险控制在正常水平以上,形成监理单位监督下的“双保险”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新模式。 由于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保险公司将严格管理质量风险控制机构的工作质量,建立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负面清单制度。忽视施工质量管理,造成严重施工质量事故的企业,将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无法获得idi,idi将是未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强制性保险,并将被建筑市场淘汰。

建筑工程质量管控新模式:引入保险 未来五年保费将达400亿

然而,idi保险在中国发展历史较短,国内保险业对质量风险控制服务的理解不一,缺乏成熟的质量风险控制机构。这需要一套工作规范来指导质量风险控制,并为保险公司确定保险条件提供标准化的工程和技术基础。中国保险协会编制的《工作规范》是中国公开出版的第一套idi保险质量风险控制机构的工作规范,填补了空的国内标准,为今后idi风险控制领域技术规范的进一步制定奠定了基础,是通过idi保险积极实践建筑质量风险管控新模式、协助政府提高建筑质量、维护人民利益的里程碑。

建筑工程质量管控新模式:引入保险 未来五年保费将达400亿

中国保险协会副秘书长郭虹表示,建筑工程质量保险的发展和标准化、系统化的保险风险控制服务的实施,开创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新模式,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让人们住上了“质量有保证的房子”。

截至目前,2018年上海idi保险保费收入累计达到7亿元,覆盖约300个项目,以平安、PICC、CPIC为主要保险公司,另有约10家保险公司参与共保。

风险控制规范研究小组组长袁永民表示,国家实施“建设工程五大责任项目负责人终身质量责任制”等措施,反映出社会各界对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一个方面来说,这种需求推动了中国从单一的项目质量管理模式向第三方咨询机构、保险和各种高科技专业机构等多渠道管理模式的长期转变。在此背景下,idi保险的成功引入,开辟了保险参与工程质量安全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模式,是商业保险配合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成功范例。随着idi在中国的发展,预计未来五年idi溢价将达到400亿元。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建筑工程质量管控新模式:引入保险 未来五年保费将达400亿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