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8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年中考试”的结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连续三周下降。由于保底理财产品收益率过高会增加银行债务压力,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非保底理财产品,缩小预期收益产品规模迫在眉睫。分析师认为,净资产理财产品有望成为未来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重点。

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担纲“路漫漫”

事实上,一些银行已经涉足净资产产品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进入门槛一直很高,他们只针对高净值客户,或者根本不宣传他们。原因是对于净值理财产品,普通投资者在购买之前无法预测实际收益率,而是根据产品的实际投资运作情况,定期在公开购买或赎回日公布产品的净值,投资损益由投资者承担。人们普遍认为,这放弃了银行理财产品在收益率稳定性方面的优势。然而,银行的这种态度在今年下半年悄然发生了变化。记者登录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发现过去只有一栏“预期收益产品”,现在又单独增加了一栏“净值产品”,并用特殊的彩色字体标注“新”字,以显示其突出性。

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担纲“路漫漫”

在一家国有银行网点,当记者咨询当前的财务管理时,账户经理首先推出了一个从5万元人民币开始的一定净值的财务管理。据客户经理介绍,过去,净资产产品的起价是600万元,主要参与者是私人银行客户。这款低起点净值理财产品刚刚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主要面向中小投资者销售和宣传。目前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平均为3%,7月初该产品的收益率达到4.18%,虽然最近有所下降,但最新收益率达到3.83%,远远超过其他目前理财产品。目前,市场认知度行业正在逐步提高,日销售额可以达到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担纲“路漫漫”

7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提出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源头,有序打破刚性赎回。资产管理业务又回到了“受人委托,代人理财”的原点。投资产生的利润和风险应由投资者享有和承担,客户只收取相应的管理费。资产管理机构不得承诺保护资本和收益,同时强调应逐步减少预期收益产品的发行,并对净值产品进行转换,使资产价格的公允变化能够及时反映标的资产的风险。

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担纲“路漫漫”

根据中国银行(601988)协会7月中旬发布的《2016年中国银行业金融管理业务发展报告》,截至2016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29.05万亿元,其中净值产品市场份额增长9.37%,高于2016年全市场7.27%的增长率。尽管预计基于收入的产品在短期内仍将是市场的主流。然而,鉴于银行财务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投资和研究能力弱、机构改革和业务转型、风险管理能力弱等。,商业银行应不断改进业务模式和发展理念,不断提升银行理财业务的市场竞争力。2017年,净资产理财产品将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

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担纲“路漫漫”

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分析师杨蓉认为,中国的财富管理分销市场一直由预期收益产品主导。这种理财产品的实际支付形式是,无论实际投资收益如何,银行都会为客户承担风险,这样风险就会在银行内部积累。这种模式完全违背了资产管理的本质,在“低利率、资产短缺”的大环境下,也给银行带来了更大的投资压力。因此,关注和支持净值理财产品应成为主流,发行银行数量、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应大幅增加。从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净值产品更符合资产管理的概念,因为这类产品的风险实际上是由投资者承担的,而银行并不承保。银行应向客户推广净值产品的概念,逐步消除人们对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的误解,提高对净值产品的接受度。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担纲“路漫漫”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