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8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中国“新一线”城市的“人才竞争”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那么,与一线城市相比,中国大学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的就业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最近,迈克尔斯研究所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专门分析了这个问题。
“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突出
——吸引大学生就业的比重显著提高
与一线城市(北方、广州、深圳)相比,“新一线城市”是一个新概念,由媒体于2013年首次提出,按照商业资源集中度、城市枢纽、城市居民活动、生活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个维度进行选择。
上述报告中选择了13个“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Xi、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和无锡。
根据迈克尔斯的统计,201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的就业率在毕业后6个月有所上升,而一线城市的就业率却有所下降。
具体来说,2016年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为23%,比2015年毕业生高1个百分点;一线城市的就业率为24%,比2015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低2个百分点。2016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为20%,比2015届毕业生高3个百分点;一线城市的就业率为17%,比2015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低2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迈克尔斯研究所
“新一线”城市的就业满意度如何?
——满意度连续三年上升,但仍低于一线城市
不仅大学毕业生被就业所吸引的比例在增加,而且上述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中国大学生在“新一线”城市的就业满意度也在连续三年六个月上升。
然而,从就业满意度的角度来看,目前“新一线城市”整体上仍低于一线城市。
从2014年到2016年毕业后,“新一线城市”的毕业生满意度分别为60%、62%和66%,分别比一线城市低5、4和4个百分点。2014年至2016年毕业后,“新一线城市”高职毕业生满意度分别为59%、61%和63%,比一线城市高职毕业生低1、2和1个百分点。
报告对大学生毕业后6个月在“新一线”和一线城市就业的“不满意”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新一线”工作的毕业生由于收入低,对就业的不满意程度更高。
2016年毕业半年后,因“月收入低”(68%)而对“新一线城市”就业不满意的毕业生比例比一线城市毕业生高4个百分点。毕业半年后,2016年高职毕业生对“新一线城市”就业不满意,原因是“月收入低”(65%),比一线城市高职毕业生高2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迈克尔斯研究所
“新一线”城市的待遇如何?
——大学生平均月薪4217元,比一线城市低1220元
上述报告还比较了毕业生的收入。2014-2016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和一线城市工作的大学生月收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但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月收入始终低于一线城市。
其中,2016届毕业生毕业后6个月在“新一线城市”工作的月平均收入为4217元,比一线城市毕业生低1220元。2016年“新一线城市”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平均收入为3705元,比一线城市高职毕业生低731元。
除了“月收入低”的因素外,以大学生为例,“新一线城市”大学生“就业不理想”的原因还包括“加班过多”和“工作环境差”。
“新一线”城市对“制造商”更具吸引力
——教育和零售业务已成为企业家集中的行业
虽然在“新一线”城市工作的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和月收入低于一线城市毕业生,但根据调查数据,大学生在“新一线”城市创业的环境和机会可能会更好。
调查显示,2014年至2016年在“新一线城市”创业的毕业生比例分别为2.0%、2.2%和2.1%,分别比在一线城市创业的毕业生高0.5、0.6和0.7个百分点。
此外,大学毕业三年后,“新一线”城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显著提高,“新一线”和一线城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具体而言,2011年至2013年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创业的比例分别为3.3%、4.2%和4.1%,分别比在一线城市创业的毕业生高0.3%、0.7%和0.7个百分点。
据报道,这可能与“新一线”城市的创业园区、财政补贴等相关政策支持有关,可以作为“决策者”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调查显示,2016年毕业后六个月内,“新一线”城市中个体户最集中的前三大行业是“教育”(23.1%)、零售商业(11.7%)和“媒体、信息和通信行业”(11.4%)。
(原标题:新一线城市大学生就业调查:大学生月平均工资为4217元)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凸显 本科生平均月薪4217元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1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