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35字,读完约9分钟
田家炳坚持以自己的名字给捐赠的学校命名。他说这将使他和他的后代对自己更加严格。“如果你做得不好,田家炳将是一个耻辱。”
1
田家炳1919年出生于广东大埔。他父亲在他16岁前因病去世,他辍学经商。
1937年,田家炳去越南出售家乡盛产的瓷土,并在两年内成为越南最大的瓷土供应商。然而,动荡的局势和战争阻止了他继续这个行业,并改变到印度尼西亚谋生。
在印尼,田家炳建立了口香糖工厂和塑料薄膜工厂,这很快就开创了一个新世界。1959年,印尼日益明显的排斥中国人的倾向让他担心。此外,他希望他的孩子能接受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他的家人搬到香港开始新的生意。
当时,香港的轻工业蓬勃发展,田家炳填海造地,在新界屯门这个潮滩兴建工厂,生产塑料薄膜和人造革,并在数年内建成现代化工厂,成为香港人造革和化学工业的领导者。
之后,进军房地产,在投资办厂,在香港完成了田氏大厦和几栋工业建筑的开发,并在东莞创建了全自动化生产的田氏化工。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已经成为香港著名的亿万富翁。
2
田家炳从小就有做一个好人的理想。
当他几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教他背诵治理家庭的格言,并告诉他要勤奋、节俭、诚实和简单。他回忆说,当时他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是研究张贴在学校或其他地方的捐赠名单,他最想要的是名单上的人。
生意成功后,田家炳开始实现他的愿望。
他认为,振兴国家的出路在于人才,人才始于教育,中国的希望在于教育。在那个时候,教育在很多地方被认为是一种负担,他总是强调要把一个大负担变成一个大资源。
从那以后,他几乎把所有的财富和生命都奉献给了教育。
1982年,田家炳成立了田家炳基金会,这是一个纯公益的非营利组织。1984年,田家炳将企业移交给下一代,规定每年至少10%的利润应捐赠给公益事业,并开始全心全意地做慈善和促进教育。
到目前为止,田家炳基金会已经资助了中国的93所大学、166所中学、44所小学、20所专科学校和幼儿园以及1800多个农村学校图书馆,每个省市都有他的支持。
与此同时,田家炳基金会还在三所海外大学设立奖学金支持中国学生,并捐赠了29所医院、近130座桥梁和道路以及200多个教育以外的其他民生项目。
几十年来,他通过向助教捐款赢得了“百所学校之父”的美誉。
3
田家炳认为培养优秀教师是办好教育的第一步,因此师范教育成为他支持教育的重点。到目前为止,中国几乎所有的师范大学都收到了田家炳的捐赠。
中学是田家炳捐赠的另一个重点。原因是与小学希望工程、国家义务教育乃至社会各界的支持相比,中学得到的支持较弱;此外,他认为中学很重要,他读完中学后就辍学了。
1984年,田家炳在他的家乡广东省大埔县捐赠了“贾冰第一中学”。现在,除了北京和西藏,他捐赠的中学已经遍布中国。
在西藏,田家炳没有直接捐款建学校,但他在其他省市的田家炳中学开设了藏族班,并分批将藏族儿童送往内地。
至于北京,也许他认为北京的中学在合适的时间在一个好的地方,条件很好,所以没有必要捐款。
4
这是田家炳的慈善原则,也是他捐赠教育支持教育的理念,而不是锦上添花。
不像那些去做生意时在一个地方捐钱,或者想在哪里做生意就在哪里捐钱的人,田家炳的捐赠与商业无关。
他捐的钱是辛苦赚来的干净钱;他捐了钱,要了一个干净的。只有当他干净时,他才能要求别人在学校做好工作,而他只要求在学校做好工作。
田家炳做房地产已经很长时间了,所以他自然知道房地产赚钱的方式,也有他主动拿土地开发的地方,但他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甚至,他故意与官员保持距离。
不像一些慈善家把他们的名字输入百度,而且都和显要人物在一起,田家炳的三个词百度基本上指的是他和老师和学生的情况,然后是他捐赠的大楼。
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慈善事业和他孩子的生活。田家炳的长子田庆贤已经放弃了他的事业,成为了基金会的主席,继续他的志愿者工作。
多年来,田家炳的捐款一直在增加,但它的业务变得越来越小。如果不是因为远见卓识,建立了一个专业的慈善基金,捐赠了自己的财产,并通过专业的管理来维持和增加基金的价值,田家炳早就想捐赠了,但却无法捐赠。
但即便如此,田家炳意外地没有给足够的钱。
5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家炳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持续不如预期。2001年,出现了一场危机,由于缺乏资金,捐赠承诺可能无法兑现。
在这种情况下,向捐赠者解释一下,然后就等着,但是田家炳把他的家人召集在一起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六十年代中期,田家炳在九龙塘(香港的黄金地段)买了一栋建筑面积超过700平方米的大厦和一个大花园,然后重建供全家居住。
现在,他决定卖掉房子。
当80多岁的人卖掉房子时,他们的亲戚和朋友来劝阻他们。他们还和他结算了账目。他们现在不应该卖掉它们。这座房子的市价最高时,价值超过1亿港元。现在,当他们急于出售时,价格可以达到5000万至5200万港元,他们甚至可能得到更低的价格。
但是田家炳为每个人计算了另一个账户:
“5000多万,一个月有几十万的利息,我们住一晚不是几万元。值得吗?卖了大房子,租了小房子,客厅没了,假山、花园、鱼塘也没了,但这个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吗?
最后,田家炳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把自己的豪宅换成了贫困地区的20多所中学。
在交易过程中,买方知道他急于卖掉房子,以便捐给学校。他没有要求他降价,而是多出了400万港元,这让他感动和欣慰:做好事会有回报。
田家炳已经多次遇到这样的困难。每次,他都卖房子,贷款,信守承诺。“人们已经制定了计划,却没有兑现。影响可能是成百上千的学生。”
2003年,为了帮助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完成一项筹资计划,暂时拿不到那么多钱的田家炳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向学校捐赠了600多万港元。
2005年,出售其核心房产田广场,获得近3亿港元,全部捐赠给内地的大学和中学。
2009年,田家炳把他名下的所有财产,包括四栋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办公楼,都捐赠给了基金会,这样基金会就可以帮助教学助理们最终解决不断增加的费用。
时至今日,田家炳基金会仍以教育为核心有效运作,其决策和管理权已移交给九所香港大学邀请的专业人士。
6
一笔捐款就有几百万到几千万。田家炳一年到头都在捐款,他靠数十亿美元的捐款过着贫困的生活。
他没有私家车、地铁、公共汽车或步行上下班;他不喜欢高端生活。他穿一双鞋已经十年了,他的袜子被一次又一次地缝补。长期以来,他每月的生活费只有3000港元。
他不搞排场,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喜欢交际。许多人想庆祝他的八十和九十岁生日。他不摆酒也不坐,只是静静地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
他省下每一分钱来支持教育,并希望捐赠者能善用每一分钱。由于知道内地有些地方接待客人,他们有通过做大练习来表示尊重的习惯。每次捐款前,他都会特意问候他们,保持一切简单,并在孩子身上花钱。
有些人也发现了他的规律,哪个地方有大鱼大肉招待他,哪个地方就会失去他的捐赠。
田家炳经常说:“每个人都做一点好事,最后都会变成一件大好事。”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好。每个人都会做一点坏事,最终会变成一件大坏事。这个社会会变得更糟。”除了好,他还从小就开始了。
当他出去住旅馆时,他带了自己的肥皂。“酒店肥皂不能用光,用了就浪费了。”当他出去吃饭时,他只需要一杯开水;他带走了取之不尽的矿泉水,然后去学校开会时喝了。
田家炳对下一代的教育是严酷的。长子田庆贤回忆说,虽然他小时候住在别墅里,但他没有零花钱,长大了。许多童年伙伴指着甚至争夺家庭财产,但他们得到的是父亲的一句话:
为子孙后代积累美德比为他们留下财富更好。
积累了这么多多德的田家炳并不以美德为荣,但他并不拒绝甚至欢迎一件事——为捐赠的学校命名。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做好事,并通过这种方式激励自己和孩子。
“如果你做得不好,田家炳的三个字不仅会美化田家炳,还会丑化田家炳。如果家长说孩子永远不应该被送到田家炳学校,那么田家炳将是一个耻辱。”
90岁的田家炳仍然精神饱满。他说他不相信风水、八字和命运,他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精神健康。
“我寻求内心的平静、满足、帮助他人、感谢幸福。”虽然我不受宗教的束缚,但我欣赏这种精神境界,享受精神的丰富。”
当人们活着的时候,他们总是要做一些事情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许多企业家的目标是把企业变成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商店,田家炳为他和他的家人建立的方式是做一百年的慈善事业。
卖掉房子后,田家炳和妻子住在租来的公寓里。在简单朴素的“新家”里,他和妻子推开窗户,看到了见证他们鼎盛时期的大房子。
有人问田家炳,值得吗?
田家炳回答说,建造教学楼和成千上万学生的读书声比和家人住在世界上最好的房子里更有意义。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他散千金、卖房子 把名字刻上几百所学校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1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