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06字,读完约10分钟
由中国实用研究学会、中国金融出版社和中国保险学会主办的第16届亚太金融峰会论坛暨九鼎财富交易会将于7月16-17日在长沙市开福区金鹰城圣觉非斯酒店举行。
金融网站消息:亚太金融峰会论坛暨九鼎财富俱乐部于2017年7月16-1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有100多名企业家和投资者,3000多名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行业精英。会议主题为“大金融下的财富管理——整合智能、融资和整合”。中国银行(6011)何认为,在中国金融业发展最快的20年间,发展中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导致了金融延迟,削弱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功能。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行长、副董事长、NPC金融经济委员会委员李礼辉
以下都是书面记录:
李礼辉:谢谢魏校长。我演讲的主题是“纠正失衡、弥补不足、规范资产管理市场”。不平衡目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准备抓住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金融从业者和金融监管者的共同目标。我们必须肯定,这20年是中国金融业发展最快的时期,金融机构迅速增加,金融市场迅速扩张,科技和金融迅速发展。金融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资产管理业务同步发展。从2013年到2016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加速扩张,年均增长率为42.25%。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不含重复计算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114万亿元,其中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和私募股权基金规模约为52万亿元,信托行业管理规模约为52万亿元。此外,银行业和金融管理的规模为29万亿元。快速的好处是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增加了。2016年,金融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到8.3%,比2012年增长1.8个百分点。但是,如果速度过快,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即不能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导致金融的现实化,削弱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基本功能。一是金融资产过度扩张,包括机构内产品越来越多,跨平台、跨市场越来越多,生产线上渠道业务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越来越多,这在宏观层面上加大了金融杠杆的倍数,交叉感染的风险翻倍,容易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微观层面上,部分资产没有纳入银行资产,导致资本充足率虚高。一些金融机构拥有过渡性资产和负债,流动性紧张。其次,金融产品的收益率过度上升。大多数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降低,企业的平均基本回报也降低。因此,没有办法承担过多的融资成本。此时,金融产品的短期收益率过高,必然会吸引资金,脱离现实,削弱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在资产管理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交易模式已经形成。
一是银行间存单加银行间理财加委托投资,委托投资产品赚取息差,委托投资管理,委托投资用债券、股票、私募等资产赚取手续费和差价。如果银行相互购买理财产品,或者委托投资者再次投资理财产品,就会形成空转移套利。
第二,银行+产品嵌套+通用套件。包括银行、街道、信托、发行信托贷款、银行委托投资和定向渠道业务等。,银行通常是主要的资金提供者,而信托、证券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则是渠道。例如,在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金来源中,银行委托资金占9.15万亿元,占61.5%。银行可以避免监管的投资限制,同时减轻对基本资本充足率和货币覆盖率的要求。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估计,大约30%的资产管理市场是渠道业务。
三是分类存款+资金池+分类贷款。从长计议,用流动性风险换取超额回报。从以上观察可以看出,大多数资产管理业务都不是违反监管套利的持续交易,但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层次缺陷值得关注。
首先,一些金融机构的业务扩张与风险管理失衡。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由超高速向中高速转变,金融业整体发展速度也有所放缓,但中小金融机构继续高速扩张。从2012年到2016年,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年均增长率仅为9.59%。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和其他金融机构总资产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6.59%、22.98%和18.34%,保险机构总资产年均增长率为19.74%。许多金融机构不完全具备对这类资产进行渗透风险管理的专业能力。
其次,资产方与负债方失衡。2016年,金融市场上与债务成本和到期日相匹配的资产太少,有人称之为资产恐慌。恐慌资产产品的收益率下降,但仍接近甚至超过实体经济的实际收益率。例如,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6.85%,比2015年低178个基点。2017年,资产似乎没有那么恐慌,但市场利率关系趋于失衡,3a级利率接近甚至超过贷款基准利率。与此同时,阶层资产的风险上升。如果风险成本被消除,市场上仍然很少有收入不平衡的优质资产。2017年5月,3a级企业中期票据发行率高达5.59%,比去年12月高出81个基点。票据发行的平均利率上升了91个基点,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推迟或取消发行计划。1-5月,债券融资规模减少3499亿元。
第三,金融市场行为与金融监管导向的失衡。渠道多、链条长,不仅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还降低了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影响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监管很难渗透到整个市场的长链业务监管中。一些专家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归咎于过度市场化,而一些金融从业者则认为目前的监管过于严格。我不同意这些观点。我认为这不是过度市场化,而是金融市场化改革不足,金融监管过度,而是金融监管的制度性缺陷。在资产管理领域。
一是市场运行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滞后于市场的扩张,尚未形成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二是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滞后于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尚未形成统一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一是市场运行机制的主要缺陷。在资产管理市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投资者应回归市场,企业应规避监管、寻求资金,非经营性金融机构应套利、增加链条,过度增加渠道、杠杆和价差,从而脱离不可持续的资产管理体系。
在资产方面,一些人没有评估新一轮风险,没有严格控制市场风险。他们对风险较高的企业项目投资过多,对市场风险较高的金融资产投资过多。结果,资产质量下降,风险成本上升,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回报下降。
第二,金融监管体系的主要缺陷是缺乏一致性。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系统和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跨机构、跨平台、跨市场的交叉金融服务不断涌现,金融业的综合化经营成为趋势,给现行风险监管体系带来巨大挑战。在资产管理市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参与其中。企业需要整合信贷、证券、保险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但是,在风险监管体系下,一些金融监管法规并不是根据业务的基本属性统一制定的,而是零散的,影响了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体系。有时,不同的监管规则是不同的,监管规则和行为容易出现监管漏洞,导致监管套利,不利于金融风险的监控,也容易导致监管滞后,影响监管的有效性。
在两天前召开的中央财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做好财政工作的四项重要原则。一是回归源头,服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体系;三是加强监管,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第四,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绝对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抓住重点,纠正不平衡,弥补不足,标本兼治。
首先,要培养专业化的市场参与者,风险约束是重中之重。加强金融监管的目的是降低风险,压缩泡沫,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在操作中要正确把握方向和措施。首先,去杠杆化,而不是无杠杆化,要求金融机构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并防止足够的风险被覆盖。同时,应降低国有企业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关键是要根据资产的实际属性和风险状况计算风险权重,防止表外事实资产转移到表外,防止高风险餐被算作低风险资产。第二,疏通渠道不是没有渠道,而是要求渠道回归源头,纠正监管套利,恢复市场秩序和市场活力,引导渠道从虚到实。为了清理违反法律和监管规定的不当交易,资产管理部门需要返还。对于资产管理市场的主体来说,党务要加强风险约束,强化市场纪律,提高专业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供更多优质资产,形成差异化、全方位的投资产品线,更好地匹配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收益需求。金融市场应该重塑规划,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中间效率,增加粽子的比重。第三,在风险清理过程中,要有效管控风险,努力缓解调整期的痛苦,注重维护市场流动性的基本稳定,特别关注中小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避免交叉风险的缺点,避免支付危机,避免过度抬高市场融资价格。
第二,建立一致的金融监管框架。重点是调整和优化布局,明确金融监管职责,落实金融监管的整体协调机制。中央政府决定成立基金发展委员会,这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弥补监管不足的关键举措,有利于实现职能监管与机构监管、跨机构、跨产品、跨平台、跨市场监管的一致性,避免真正的空和重复监管,形成监管活力,提高监管效率。我认为参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应纳入监管范围,实行统一监管。数据统一是金融监管的基础。没有跨机构、产品、平台和市场的数据库,就很难实现深入的金融监管。目前,市场管理登记制度包括银行理财产品登记制度、基金行业协会私募基金登记制度、保险资产管理登记制度等。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在信息统计标准、口径和方法上存在差异,并且各有不同。既有统计上的重复,也有统计上的遗漏,更重要的是,它们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金融数据库。监管的统一需要数据的统一,数据只能统一。建立规范的金融统计、集中统一的金融数据库、互联共享的数据系统,形成支持金融业宏观监管、微观监管和综合监管的基础设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收集全周期、全覆盖、跨市场的数据信息,形成账户,在宏观层面上动态监控和评估跨市场风险和系统风险。微观上,我们可以从金融机构、产品、客户等方面挖掘数据。渗透中间环节,观察金融交易,监控基础资产,满足宏观监管要求。中国证监会正在资本市场建设一个大数据中心,我认为有必要将其纳入一个统一的金融数据库。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供你参考。请批评和纠正我。谢谢你。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李礼辉: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 建立一致性的监管框架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