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44字,读完约16分钟
从这个逻辑来看,在当前的许多共享经济项目面前,会不会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像流星焰火一样消逝,要么在一个行业经过漫长的休眠期后,完全升级服务标准、流程和底层技术,无限接近成为新时代的主导方?
如果我们想为已经过半的2017年找到一个热门词汇,“共享经济”肯定会入围。
出人意料的是,在2017年,“共享经济”并没有冷却下来,而是似乎变得更加流行。
从共享自行车,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贝,共享雨伞,共享床,共享按摩椅,甚至共享女朋友...一段时间以来,各种与“分享”相关的概念和项目相继出现,企业家和资本都开始疯狂地投入其中。看来我们真的开始进入“一切都可以分享”的时代了。
这一幕与2015年非常相似,当时在o2o的浪潮下,所有意想不到的服务开始上门。
然而,在2015年的浪潮中,o2o项目包括"挨家挨户洗车"、"挨家挨户洗脚"、"挨家挨户做饭"等。,已被证明大多是企业家和资本的美好梦想,这很难支持成熟的业务模式,也很难为某些持续的用户需求提供稳定且可预测的解决方案。
目前,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中,“共享经济”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争议,一些人开始将其视为一种无法理解或理解的“精灵”存在。
因此,在这个行业,这种说法慢慢出现了-
生态、情感和分享可以称为当代互联网的三个概念。
站在“共享经济”已经无处不在甚至有些泛滥的今年,我们似乎有必要冷静下来,对所谓的“共享经济”进行更深入、更理性的反思。
在谈论“共享经济”之前,我们需要定义什么是共享经济。
如果我们回到发展路径和属性,可能会有两种“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最初含义源于美国,其目标取向在于“通过共享闲置资源,使其与短期使用需求的用户相匹配,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享受服务,而资源持有者可以利用资源的闲置时间获取利益,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airbnb、优步甚至zipcar都已经成为这一阶段的代表公司。
而这种以“致力于解放现有闲置资源”为导向的“共享经济”往往被视为一种相对纯粹的“共享经济”。我们不妨称之为“甲级共享经济”。
2015年后,“共享经济”的边界开始扩大。虽然我们仍然注重“促进社会资源的匹配,提高使用效率”,是否一定要通过“煽动闲置资源共享”来实现,但我们已经开始采取不同的做法——从现在开始,越来越多的“共享经济”创业项目选择了自己集中购买或生产大量商品,然后通过出售其临时使用权获得回报的模式,其中最先出现的是mobike和ofo等共享自行车。
在现阶段的共享经济中,其定位开始全面转变为“弱化‘物权’而强调‘使用权’”。
从本质上讲,它已经非常类似于一种彻头彻尾的“分时租赁”模式——它的基础不再是“挖掘现有闲置资源”,而是“我可以提供一批具有‘短期使用权’的产品”,并通过不断出售产品的短期使用权来获利。
我们不妨称之为“乙类共享经济”。
然而,除了甲和乙之外,可能还有一种“伪共享经济”
在我看来,为什么一个共享项目可以区别于过去一些传统的线下业务的原因被称为“共享经济”,这可能在于两点,而正是这两点使它比传统业务更具创新性。更有效率-
它与传统的离线模式不同。它纯粹依靠自然流动来看天空,而是将需求和供给都集中起来进行运作,然后通过在线手段重新匹配供给方和需求方,并通过运作手段不断提高其匹配效率;
它不是为了解决用户的“随意性”需求(所谓的随意性需求类似于用户在购物过程中碰巧看到一个娱乐项目被吸引的需求,所以他决定尝试一下,但用户在购物前没有这种需求),而是在特定场景中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和吸引力的需求。
然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大量的“吃自然流+随机消费”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几乎强行试图与“共享经济”取得联系(例如,考虑到原来的租赁书店改为称自己为共享书店,原来的游戏厅和网吧称自己为共享游戏机和共享电脑等)。)。类似的现象在业内也受到了批评和批评。
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吃自然流+随机消费”的共享产品是彻头彻尾的“伪共享”。
“伪共享”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2017年首都圈缺乏可寻求的概念和出路有关,因此他们已经投身于“共享经济”,这是今年可以猜测的少数领域之一。资本和“概念”总是相互衍生。
然而,如果把这些不可靠的参与者和纯粹是一个概念的项目排除在外,那么上述两个共享经济体A和B之间真的有本质的区别吗?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我更喜欢的答案是,更注重“解放现有闲置资源”的甲类共享经济和更接近“租赁”模式的乙类共享经济的切入点可能只有一点不同,但没有根本的区别。
本质上,不管是甲还是乙,它最终都会走向一个成熟的商业项目。一旦回到商业的本质,任何项目最终都会进入一个可行的市场领域来寻求利润。
这样,你可能会发现所谓的“共享经济”只是一种切入成熟商业市场,试图形成垄断和利润最大化的手段。
汤姆。在2017年出版的《分享经济没有告诉你什么》一书中,斯莱无情地揭露了这一切。他认为,当前大多数共享经济企业不可避免地会经历的典型发展路径,实际上是打着“共享”的旗号,通过各种方式逃避监管。使用其平台的工人的报酬可以逐步降低,这样他们就可以切入一个成熟的市场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并逐渐形成垄断。
回顾过去,滴滴、优步和airbnb的发展与这条道路高度一致。在早期,人们享受着“分享”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并逐渐形成了使用它的强烈习惯。滴滴、优步和airbnb也已经能够进入旅游和旅游住房市场。然而,当最终的市场形式接近尾声时,你会发现在所有主要的共享平台上,汽车和住房的价格都在大幅回升。
如果我们认为整个市场的出租车数量没有太大变化,这可能意味着该平台有能力通过垄断地位提高市场价格,最终获得更多利润。
如果有一天共享自行车大战接近尾声,最终还是会有垄断,你能猜到这个领域也会有垄断吗?
根据这一逻辑,“释放闲置资源”和“分时租赁”可能注定要在商业上实现同样的目标。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商业逻辑问题。
这样,尽管存在上述明显的“伪共享”项目,但在众多的A型和B型共享经济项目中,可能只有某个项目的业务路径能否达成的区别,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业务”或“A和B纯粹是共享经济项目”的区别并不存在。
因此,如果我们理性地思考,在各种“分享”项目中,从篮球到衣服,从按摩椅到床,哪个“分享”是真正可靠和可行的?
让我们看一个故事。
如果你今天搬到皇城,因为有太多的重物要搬运,你强烈地感觉到你需要一辆运货马车来帮助你移动。你可以选择买一辆,但当你想到如果你花近1000元买一辆货车,你可能在未来2-3年内不会再用它。相反,为了储存和维护这个购物车,你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投资成本。例如,你需要找一个固定的地方存放它,你会担心家里的孩子是否会有危险。你必须定期清洁和擦拭,以免弄得太脏..
所以,你犹豫了。
这时,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知道一个“共享手推车”平台可以出租手推车,你认为你会快点试试吗?
因此,上面的描述构成了第一个前提,即一个东西可以在供应方共享——虽然用户对使用一个东西的需求是刚性的,该物品的价格是高的,但是使用的频率通常是低的,因此用户拥有该东西所带来的便利和用户必须为拥有该东西而支付的成本(例如闲置成本)几乎是相互抵消的。因此,有类似需求的用户可能越来越不愿意“拥有”这个东西。
继续刚才的故事。
如果你现在真的打开了一个“共享手推车”应用程序,你会尝试在上面租一辆车,但是在找了15分钟之后,你会发现整个应用程序中最近的可以出租的手推车可能离你有10公里远,一旦你租了它,你必须在家里拿起它,并且你必须在使用后自己归还它。相比之下,一个离家500米的五金店可以花数百美元买一辆车。你认为你还会选择租它吗?
因此,这就构成了共享经济可以发生在消费者一方的另一个重要前提——基于地理位置的供给方可以相对集中和充足,这可以保证用户在产生需求后获得“使用权”的便利,并且用户的使用成本必须明显低于购买成本。
我不记得在哪本书里见过这样的案例,上面说zipcar是硅谷第一个加入“共享租车”的公司。它在早期成长非常缓慢。在此之前,他们基于某个区域进行了尝试:在该区域放置了大量车辆,并建立了一个租车点,以确保该区域任何想租车的用户最多步行5-8分钟就能到达zipcar租车点。在这种情况下,它也暗示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前提。
回到故事上来。
如果您是“共享手推车”应用的运营商,现在您的应用中有足够的手推车供用户租用,并且您已经成功解决了上述的用户成本问题,可以确保用户在产生需求后15分钟内肯定能拿到手推车。
然而,经过3-4个月的手术,你发现了两个致命的问题-
你会发现在消费者方面,虽然在某些情况下租车是必要的,但有这种需求的人口基数实际上非常小。平均而言,在一个地区,你每周可以收到1-2份订单。很好。
为了降低用户的退货成本,你设置了一些固定的退货点,但是发现汽车的损坏率和损失率都很高,每4-5次租车都会带来一次损坏或损失...;
想象一下,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项目还能完成吗?
因此,建立“共享经济”的第三个重要因素与商业有关
在共享经济项目中,您的预期收入应该大于预期成本的总和(包括维护成本、初始投入成本、存储成本、防盗成本等)。),而整个市场的预期收入必然会给空.带来商业想象
如果我们用上面的想法和结论重新审视我们目前看到的许多“共享”项目,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和判断。
我们不妨做一些简单的思考,扩展假设。
“共享篮球”符合“仅仅需要+低使用频率”的定义吗?对于那些只需要打篮球的用户,他们应该以更高的频率打球吗?一旦打篮球变得频繁,他们应该选择拥有一个篮球吗?此外,篮球是一个可以被许多人使用的项目。因此,即使打篮球只是我的需要,我真的不想自己买球,我只是需要知道谁有球借?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篮球的成本并不太高。
对于一个呼吁家长分享孩子玩具出租的“共享玩具”项目,虽然目前玩具在家庭中闲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应对孩子玩玩具时损坏率高的现实问题呢?如果租来的玩具和孩子在玩耍时自然损坏,为什么父母不选择自己买呢?此外,对于租借玩具来说,卫生状况也是家长非常担心的一点,但如果每次都要给每个玩具消毒,成本会急剧上升,如果把这些成本加在一起,玩具真的能达到“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条件吗?
对于一个“共享轮椅”项目,在满足“用户得到方便”的条件下,在供应方应该做多少储备和投资?如果我租了一个共用的轮椅,我必须在6公里外的某个地方取它,我还会选择租它吗?
同样,当你试着去思考和验证许多项目,包括“共享衣物”、“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床”,你会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如果结合以上逻辑,可能有些东西价格较高,容易闲置,折旧对使用没有根本影响,可持续使用的生命周期较长,解决“被盗+损坏”问题的合理方法更适合共享。让我猜猜看,像xbox或ps4这样的游戏机的价格是否更有可能不低?
然而,似乎真正适合“共享经济”的东西并不多。
我们不妨把我们的观点回到现在。
纵观2017年的大环境,一方面,仍然有无穷无尽的奇怪的共享经济项目;另一方面,一些现有的具有标杆意义的共享经济项目正逐步走向深水区。
无论是2008年诞生的airbnb、2009年诞生的优步、2012年诞生的滴滴,还是2014年开始流行的共享自行车,它们都越来越多地面临着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最重要的现实问题——利润。
如前所述,当我们长期从商业角度看待“共享经济”时,它们实际上更像是通过细分进入某个市场的行为或策略。
现在,在旅游、住宿等领域,共享经济的龙头企业已经占据了足够的市场份额。
从逻辑上讲,任何互联网产品,在获得了足够的用户并占据了足够的使用频率和时间后,自然会转向商业化并试图获得更多的利润。这种逻辑即使在微信上也无法避免,微信一直被称为“克制”。
因此,你会看到airbnb的房价和滴滴打车的票价都在逐渐上涨,你会看到滴滴仍在努力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不断推出汽车租赁等业务,也在努力推出“豪华车”等商业产品。如果没有意外,共享自行车将逐渐停止“免费”补贴,并开始尝试自己制造血液。
然而,“共享经济”的商业化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无论上述哪种类型的共享经济a和b,它们之所以能够在诞生之初获得强大的社会认同和舆论支持,可能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诉求——希望用更少的设备服务更多的人,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然而,在商业世界中,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某一领域竞争的加剧,这一原有的核心概念正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当共享自行车在许多城市几乎“泛滥”,占用大量公共资源,甚至开始给城市街道管理带来额外的成本和困难时,你仍然可以同意它们“使用更少的设备,服务更多的人,提高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
此外,“共享经济”一旦开始追求商业化和规模化,也会对安全、监管、监控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无限期地规范服务。然而,这些不正是最早的“共享经济”试图颠覆和变革的吗?
所有这些都将使舆论和社会逐渐站在“共享经济”的对立面。一旦失去强大的社会认同和舆论支持,分享经济商业化的每一步,如稍有不慎,都很容易导致更猛烈的反弹——滴滴出行在补贴完全取消后分阶段遭遇的猛烈唾弃,正因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倾向于认为,由于任何一家共享经济公司都可以走向更大的市场规模,并有资格开始追求商业化,其商业化过程可能是一个至少2-3年(甚至更长)周期的渐进过程,需要有足够的忍耐和耐心才能突破束缚,很少能一蹴而就。
所有在过去两年里带着愿景和“窗口”投身于共享经济浪潮的企业家都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最后,我们不妨重新审视一个问题:共享经济的终结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
在我看来,随着人们时间和精力的稀缺,拥有一个非高频使用的东西的额外成本会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共享经济”将成为一种长期存在,各种“共享经济”项目将不断涌现。
此外,在某个市场区域被完全填满后,市场可能会朝着进一步细分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出租车旅游市场饱和后,滴滴推出了“豪华车”,共享租车领域的微型电动车租赁项目开始不断出现。
此外,所有共享经济的最终追求可能是在初始阶段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进入某一特定领域形成垄断,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完成该领域新一轮服务标准和科技应用的升级和变革。
认识到这一点后,也许我们可以更客观、更理性地审视它-
也许它生来就有良好的意愿和善意,但在资本和市场驱动的环境中,它必须接受资本的驱动,追求增长、财富和利润,走上一条与人们最早倡导的形象完全不符的道路,从而导致“资本的罪恶”。
然而,正如《分享经济没有告诉你什么》一书所写:“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没有捷径,遏制分享经济的邪恶也没有捷径”。
因此,我们不应该从过于理想化的角度要求“共享经济”,也不应该处理它的冲突和恐惧。我们只需要理解和明白,它可能只是商业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产品,伴随它的所有善与恶都是自然和合理的。我们也许应该从长期和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它,而不必给它贴上最后的标签。
如果我们想站在更长远和更宏观的角度,我倾向于相信共享经济肯定会给许多服务和消费领域带来变化和升级。
就像互联网带来了许多“善”和“恶”,引起了无数的争议,但它几乎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至于“共享经济”的大规模利润,似乎除了努力生存和与时间为友之外,别无他法。
也许,主动向政府表示善意,主动将其纳入政府的监管体系,从而更快、更有理由地实现商业化,也将是一种选择——至少,在这条看得见的道路上,政府和法律法规肯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障碍,或者说是最后一个障碍。
然而,从这一逻辑来看,在当前众多的共享经济项目面前,会不会只有两个选择,即它们会像流星烟花一样消逝,还是经过一段漫长的休眠期后,它们会完全提升一个行业的服务标准、流程和底层技术,并在新时代无限地成为主导者?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一文看懂“共享经济”的本质、真相、困境与终局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13104.html